小德课堂之线扫相机8K和16K该怎么选型

2025-01-02 18:09

在卷材在线检测领域,线扫描相机是不可或缺的硬件选择。顾名思义,线扫描相机就是通过每次采集特定行数(如一行,两行等)的图像,待所有图像采集完毕,再还原成一张完整的图像,在此期间相机和被拍摄物体有匀速相对运动。成像之后,检测系统会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识别出用户需要或关心的表征。


图片


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选择有4K、8K、12K以及16K像素的相机,也同时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,其中尤以8K和16K黑白相机应用居多。


近期很多客户在询问小德,8k相机方案和16k相机的方案该怎么选,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,8K和16K相机的各自特点及该如何选型呢?



检测精度来说就不得不提到像元或像素,作为线扫相机的基础单元或最小成像单元,也是构成图像的基础积木。


8K线扫描相机拥有单8192个像素,而16K相机拥有单行16384个像素。


通常来说,像素数量多少会直接影响图像的成像清晰度。像素数量过低,图像会模糊不清。


细节呈现缺陷,显而易见的是在相同检测幅宽的情况下,一台16K相机的横向检测精度会是8K相机的两倍。所以当单纯的需要超高横向精度(10μm或更高)的时候,大多会使用16K相机。


然而,我们想讨论的是,在相同精度下,我们应该使用更少数量的16K相机,还是两倍数量的8K相机的问题。


在相同精度下,最终成像质量和清晰度会受多种因素影响,例如:


感光性能

8k线扫描相机和16k线扫描相机主要的区别其实在于线扫相机内部的CMOS成像感光芯片大小,相比较而言,16K相机往往拥有更小像元面积,如8K相机通常的像元面积在7μm,而16K相机一般为3.5μm或5μm。


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,像元面积越大,感光效果越好,信噪比越高,成像质量越好,从而更加凸显材料表面的瑕疵表征。


假如16K相机传感器想要达到同样的曝光量,则需要4倍(以3.5μm为例)于8K相机传感器的光源亮度或者曝光时间。


所以在光照和曝光时间不足的应用环境下,特别是高速场景(>150M/min),8K相机大像元的感光性能优势会比较明显。16K相机应用产速应控制在150M/min以内。


边缘畸变

相较于8K相机,16K相机波形更陡,对于材料抖动,外界干扰极为敏感。


16k相机在因为横向精度高,所以常常单个相机有更大的工作视野(FOV), 但相机的工作视野边部光畸变不可避免,视野越大,观测角就越大,观测角越大边部畸变失真越大,镜头自动阻隔部分光,导致光衰减越大,并且所需光源越长,同样的光源情况下,16k相机的视角边缘失真和畸变更容易影响成像效果,造成每个相机的边部检测性能下降


所以建议16K相机的视野不要过大,单个相机视野尽量不要超过500mm。

纵向精度

线扫相机还有一个行频的概念,意思是该型号相机每秒最多扫描多少行,这里就引入了纵向精度的概念。


我们已经知道,8K相机横向精度是8192像素,16K相机是16384像素,那么他们的纵向精度是多少呢?


市面上大部分16K相机的行频在40KHz~80KHz之间,而8K相机的行频在80KHz~160KHz之间,可以看到16K相机虽然横向精度较高,但是纵向精度却较低;8K反之。


所以用户要根据自己的产线速度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相机,比如250M/min的双向拉伸应用上,要想达到50μm的纵向精度,16K相机是无法做到的。

成本效益

单相机而言单个成套16K相机套件的成本会比8K略贵一些,但是单套16K和两套8K的相比而言,成本会低很多,具有较强的成本效益。


所以在有30μm甚至更高的超高精度需求,并且生产产速较低(<60M/min)的情境下,使用16K相机会是非常好的选择,既不影响性能,又非常具有成本效益。


END



最后,根据8K、16K相机的特点和选型建议总结如下:


  • 8K相机在感光性能、边缘畸变和纵向精度上具有性能优势。

  • 16K相机在横向精度和成本效益上具有优势。

  • 超高精度+低产速推荐16K。

  • 50μm~100μm+高速场景,首选8K相机。



当然,在线检测要考虑的工况颇多,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效果,如果您还在为选择哪个型号的相机发愁,或者有其他的技术顾虑,可以直接联系小德。

李德视觉作为一家专业的视觉检测公司,团队成员都是该行业深耕10+的资深工程师,可以给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。




I 联系我们
电话:021-5983-3326
邮箱:info@ridvision.com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环桥路555号40栋
上海市青浦区盈港东路6433号A-116
微信公众号